2017年1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12个部门印发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意味着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已从起步培育进入加速推广的新阶段。
而放眼国际,国外
3D打印行业在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今年一些国际3D打印厂商都有哪些新动作?明年又有什么新趋势值得关注?
低成本、新工艺和更多的研究投入将是未来一年驱动3D打印(也称“增材制造”)市场增长的三驾马车。未来的大部分增长都将归功于价格下降带来的更低的技术入门门槛和更广泛的应用人群。而自动化水平提升、不同材料的应用、体素控制和软件应用也对对市场增长起着起着积极作用。以下这些3D打印技术将成为2018年3D打印市场的新增长点,其中一些新技术将继续推动3D打印技术的极限。
① 增长制造市场的兼并和收购
增材制造市场未来的兼并与收购将更加激烈,尤其是通过收购以保证供应链平稳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厂商对原材料金属粉末公司的合作或收购行为可以预见哪些厂商将占据3D打印市场的领先地位。随着3D打印市场需求的激增,谁控制了供应链,谁就能引领市场。
另一方面,市场整合将使该领域中小厂商的经营状况更加艰难,而通过收购可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收购和兼并活动将使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种流程更加合理化,使成本更低而效率更高。这也将促进3D打印从订单到生产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② 自动化水平
自动化水平提高带来的是低成本和高速度,通过减少工人可以实现3D打印的7*24小时不间断制造。
今年,机器人单元应用开始遍地开花,而这一现象将在2018年变得更加常见。Formlabs、Stratasys (与Desktop Metal合作)、3D Systems全部都推出了全自动化打印单元,可以实现连续打印,省去了人工取出零件、替换构建托盘和启动新的打印任务的过程。Voodoo Manufacturing公司应用了优傲的协作式机器人,使产量提高了三倍。
增材制造实现自动化将大大增加零件产量,使之与传统生产相媲美。“过去如果3D打印零件超过300到400个的话,我们就会选择用传统的注塑成型来生产了。而如果使用具有连续生产能力的3D Demonstrator,这个数字能上升到1500到2000个” ,FATHOM 公司联合创始人Rich Stump说,“Demonstrator的重复性连续生产让客户节约了时间和成本。相比较小批量的传统注塑成型生产,Demonstrator让增材制造不仅具有迭代设计和减少复杂性的优势,同时也让产品在价格上真正具备了竞争力”。
实际上,3D打印的自动化从网上报价阶段就开始了,Protolabs、 Stratasys,、3D Systems和Xometry都提供3D打印服务的网上报价,而像Voodoo Manufacturing和Fathom的小型厂商也开始了采用自动报价的形式。
凭借自动化报价和连续打印,未来设计人员上传文件后,生产过程再无需人员参与,直到产品的后处理、包装和发运阶段。这个在技术实际上已经可行,而实际应用中尚未实施。因为虽然可以实现,但却未必是最好的。对于客户满意度来说,整个流程中有人工监视要更好,也有利于及时避免缺陷零件带来更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