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手板技术的产业化首先是市场化,而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应用。任何一项技术必须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后,这项技术才可能更加成熟和完善。3D打印手板技术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使用门槛也大大降低。想要让更多的用户使用这项技术,首先要创造积极条件,让广大企业和用户能够更为直观地接触到3D打印手板技术,而不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的炒作。
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科研、市场矛盾: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对3D打印手板技术大加赞赏,但是市场用户却保持沉默。媒体广为传播的“3D打印手板机进入家庭”,指的是成熟和价格亲民的桌面级的3D打印手板机,但是国内消费者好像并不买账,除了对3D打印手板的发展认知不足之外(价格、使用难度的印象),国内3D打印手板生态圈也确实有待完善,更多的创新体验实体中心、软件支持、培训教程、模型资源等等,将有助于行业的起飞,当然这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国内厂商和专业用户的共同努力,形成完善生态。
3D打印手板机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只要是需要原型和模型的地方,3D打印手板就可以带去帮助,甚至是颠覆性的革新,其在原型手板、模具制造、义齿骨骼、建筑沙盘、珠宝饰品、文创广告、DIY定制等众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3D打印手板机或许会对传统制造行业带去冲击,但更多的应该是利好。另外3D打印手板的发展,也需要与传统行业共赢,助力传统制造技术升华,这方面3D打印手板拥有无限潜力,并且不仅限于传统的制造、医疗、建筑、设计等工商业。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的教育行业,3D打印手板机也可以贡献力量,可以帮助孩子脱离手机和电视,自己创造玩具并把它打印出来。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学校开展的创客教育热潮里,3D打印手板就是其中的核心,对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一个方向,3D打印手板技术的低创造门槛,可以于让普通人的一个小想法也能快速实现,可以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