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民用建筑建造方式相比,
3D打印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 不需要模板,大量节省现场人员。
(2) 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
(3) 高精度且适用于复杂形体的建造。
(4)结构整体成形,建筑整体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大幅增强。
(5) 适应恶劣环境的无人、少人建造。
(6) 建造速度快。
(7) 局部增材处理。
以下就是利用上述某个优势而进行民用建筑3D打印研究的有益尝试和思考:
建筑模型公司通常采用纤维板和亚克力板制作建筑模型,一个项目的建筑模型制作往往耗时数周,采用3D 打印方式只需几天。
台湾传宇美术模型公司使用 Stratasys 的 FDM? 技术,以热塑性塑料性材料为原料,通过3D打印制作初始模型;再对初始模型的部件打磨抛光、上漆或电镀处理,最终实现模型需要表达的外观与质感。3D 打印方式不仅适用于复杂多变的体型外表,还提高了模型的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
应用实例二~建筑试验模型: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的主要侧向荷载之一,结构抗风分析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一环;对于体型复杂的结构,现有规范没有确定其建筑表面风压分布具体数值的内容,也需要借助结构模型风洞试验来模拟确定。风洞试验不仅提供结构整体风荷载分布,还能够提供幕墙表面风荷载的分布。
对于刚性模型风洞试验,可以尝试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小比例(1:400左右)模型,浙江大学风工程课题组在实践中发现打印模型质量太重、刚度欠缺等问题,且需要克服同步完成布置测点的技术难点;常用1:100的模型尺寸较大、达到了1~2m左右甚至更多的尺度,则难以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而传统手工制作风洞模型材料采用常为ABS工程塑料、有机玻璃、玻璃钢等,不存在上述技术问题。待解决设备打印尺度和材料适应性问题后,风洞模型试验大规模应用3D打印技术指日可待。相关阅读:
企业微信平台